社交场上有两种人,一种是能夸夸其谈的外向型性格的人,能够和别人打得火热,这种人往往被称为社牛;一种是比较沉闷的内向型性格的人,不善言谈的,总是独自一个人,通常被人称为社恐。社交,本质上就是为了共享资源,相互利用对方的关系来实现盈利。因此,社牛的人往往比较受人追捧,社恐的人总是容易被人排斥。社交,说到底就是从交往中获得信息,而不善社交的沉默者自然就没有多少价值。大多数社交场上的人都是不喜欢亲近或者比较排斥人群中的“落单”者,也就是那些不善社交的沉默者、内向者。因为他们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,也不会觍着脸上去和人攀关系,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。让人无比纳闷的是,现实社会中就是这样:一个人不管是什么原因,只要他与主流人群脱离,只要他选择独来独往或者沉默寡言,即便他不主动去伤害别人,也会遭到一群人或明或暗的恶意调侃、揣测、排斥。这样的事情在校园内大概率会发生,在职场上也是如此。即便是在一个大的家族群体内,也同样会发生。一个沉默寡言的人,和一个侃侃而谈的人,在长辈和亲戚面前会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。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,有个有毒的定论,即一个人如果不爱社交、不会社交、或者不擅长社交,就代表这个人有性格缺陷,代表他情商低、社会化程度低、成不了大事,甚至有自闭症的可能。这种观念进而衍生出了人际关系中的一条赤裸裸的鄙视链:即外向型性格的人(社牛)的能力和魅力,一定超过内向型性格(社恐或不愿意社交)的人,碾压那些单纯地只专心做好自己事情的人。事实其实并非如此,外向型性格的人固然有“更好”的人缘,身边聚集的人更多,更容易成为“众星捧月”的存在,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能力和魅力强,只是他们站在聚光灯下,更容易被人注意到。那些专心致志搞研究或技术的科技工作者或技术人员,他们或不擅长社交,或没有时间去社交,或不喜欢社交,或不愿意社交,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能力和魅力差,反而他们更受大众欢迎和尊重。社牛的人能在人群中长袖善舞,能找到固定的社交群体,却并不是真的能游刃有余地算计和玩弄他人。所有社交群体中的人都带有目的,都有自己的小算盘,没有谁比谁更差,大家都半斤八两。你想从他身上获取利益,他何曾不是想从你身上得到好处。相互盯着对方身上能吸出来的血,能扒下来的肉,背后的关系网,表面是一团和气,暗地里心怀鬼胎,内心都知道对方不是一个善茬。他们嘲笑、嫌弃那些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老实人,认为他们笨嘴拙舌、倔强刚直,不如自己八面玲珑、眼疾手快、会见风使舵、懂操纵人心。殊不知,能精准伤害他们的人,也是和他们一样的人。反观那些他们嫌弃和瞧不上的单纯的人,一个心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,不会对他们有企图,不会去琢磨他们,打探他们,利用他们,压榨他们,伤害他们,只是把自己的事做到极致,造福所有人。现实生活中,心思单纯的人,他们不会想去攀龙附凤,不稀罕投机取巧,不打算构陷他人,不热衷信口雌黄,不会去贪图小利。他们不擅长社交,只是在自己干净的圈子里,脚踏实地做自己的事。心思单纯的人,不屑于搞人际关系,更没有害人的欲望和动机,也缺乏害人的龌龊心理。他们活得纯粹,虽然与人交往很少,但懂得忍让、理解、尊重和包容他人。他们洁身自好,不会去打扰别人。那些喜欢往人群里钻的、热衷于社交的人,多半张牙舞爪、飞扬跋扈、颐指气使、能吹能炫,看起来容光焕发、星光闪耀,实际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。他们不懂得,真正的社交是利益交换,需要本身有实力。人际关系最终的目标就是追逐利益,为了利益彼此斗得头破血流,越是留恋和热衷钻营的贪婪无耻之徒,越是容易被同样带有目的的人伤害。越是不爱搞人际关系的人,越是远离利益,越是不会害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下一篇:没有了